新闻中心

News

梅雨季节,警惕冠心病发作

发布日期:2006-06-01来源:和黄药业

摘自《家庭用药》第6期

        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 董波 每年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就会出现特有的梅雨现象,俗话说“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梅雨季节雨量增多,气温升高,气压偏低,平均空气湿度达80%左右,人稍一活动就会出汗,让人感觉又闷又热,没完没了的梅雨天不仅让人心烦,同时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梅雨季节诱发冠心病发作 医学统计表明,冠心病在此季节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形成了冬季之外的第二个“高峰期”。

        首先,梅雨季节,气温会有经常性的变化,下雨时的气温要比平时低2℃以上,气温的突然降低,致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之,雨停后,气温回升,天气炎热,体内消耗的能量多,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担加重; 其次,阴雨天气气压低,湿度大,体质虚弱及老年人不能适应这种闷热潮湿的气候,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的发散出来,胃肠道分泌的消化液也减少,从而出现食欲减退;

        同时,心肺功能降低,精神倦怠,全身乏力,人感到沉闷出现沮丧,抑郁情绪,从而诱发冠心病发作。 尤其是冠心病病人,本身就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变狭窄,血流供应不畅,加上天气闷热难受,人体极易出汗,血液粘稠度增加,很容易再次发生心肌缺血,出现胸闷、心绞痛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情况而导致死亡。

        梅雨季节预防及治疗冠心病的措施 梅雨季节里,应尽量呆在通风设施良好的环境,穿着的衣服最好宽松、透气些,质地较轻,多喝水或天然果汁,少喝咖啡、可乐和含酒精的饮料等,适当减少运动量。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中医西结合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重要原则及有效办法。西药包括硝酸酯类、阿司匹林、它汀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等,应根据病人不同的情况(如是否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而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中医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有独特的优势,可根据不同的病情及中医辩正选用中药治疗。

        如由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上海华山医院戴瑞鸿教授发明的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治疗有独特的优势,相关基础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具有迅速缓解胸闷症状、有预防及缓解心绞痛发作的作用。一些研究发现此药还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缺血区域的血管再生的作用,此效果体现了中药“药物搭桥”的作用。研究发现每天口服麝香保心丸,一日3次,一次2粒,一般服用3个月后就可有效防治心绞痛的发生。对于那些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心绞痛的病人,建议到医院救治,以免耽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悲剧发生。在南方尤其是黄梅雨季节,冠心病病人更应注意心血管的保健及药物治疗。

         个人简历:董波,男,41岁,医学博士。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承担及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山东科技明星计划课题及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项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联系我们

  • 客户服务热线:400-820-4491
  • 产品售后服务:021-62506452-216
  • 代理合作:18674053560
  • 总部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龙华东路325号博荟广场A座15楼
  • 联系电话:021-63503300
  • 奉浦研发生产基地:上海市奉贤区肖业路388号
  • 联系电话:021-62506452
  • 邮箱:inquiry@shpl.com.cn

关注我们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
和黄官方公众号

更多专业资讯敬请关注
心希望快迅公众号
(仅供医药专业人士参考)

Baidu
map